3.倾听患者的相关感受,询问患者是不是从中获得心里满足(快感)、宣泄不满情绪或者暂时忘记一些痛苦等 短期目标 1.描述暴饮暴食和食后呕吐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对健康和生活的影响(1,2) 2.描述暴饮暴食后呕吐带来的心理满足感及其失控局面(3,4) 3.承认并接受暴饮暴食和习惯性食后呕吐行为是一种不健康行为,会对健康和生活造成危害(4,5,6) 4.认识到有节制地饮食并消除习惯性呕吐行为对健康、生活和家庭的好处(治疗性干预2,7) 5.对这种行为习惯产生厌恶心理,期望改变这种不良行为习惯(4,5,6) 6.承认这种行为习惯应该尽快纠正,接受治疗也是必要的相信只要立刻开始接受专业治疗是有效的,迟了则可能带来更大的伤害(4,5,6) 7.认清引起这种行为习惯的各种原因(7) 8.与心理医生讨论治疗方案,并达成一致意见(7,8) 9.不复发:列出要维持长期效果所要做的主要改变,并找出能帮助其维持长期效果的资源(9) 10.同意定期与治疗专家见面,报告治疗进展(10) 11.实现饮食行为正常化,消除暴饮暴食的欲望(11) 治疗性干预 1.询问干预对象暴饮暴食和食后呕吐行为习惯情况出现时间、习惯性行为的形成过程以及这些行为发生的诱导性因素(包括行为前发生的事情和心理状态等) 2.让干预对象(及其亲近的陪同者)列出暴饮暴食和习惯性食后呕吐行为出现后对其饮食生活、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的负面影响 4.询问患者是不是已经意识到已经形成一种不良习惯,是不是对这种行为产生愈来愈严重依赖性,是不是已经感觉到失控等然后请其填写依赖性评估表,以加深患者对这方面的认知 5.由专家描述暴饮暴食和习惯性食后呕吐行为会对健康和生活带来的危害,帮助患者建立一个初步认知 6.与患者沟通,在适当地引导下(不要过度),让患者就其行为罗列出尽可能多的危害性,让其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形成排斥感和危机感 7.安排干预对象与心理专家见面和会谈,找出心理原因,分析干预对象是否接受过心理或者药物等相关的治疗如果需要,为其安排治疗的方法和周期 8.和患者讨论具体的替代行为,暂停家庭厨房的使用,转移注意力,去干些事情,出去走走,不要总是孤独地呆在家里,少逛饮食街和超市 9.首先是建立正确的饮食及体重认知之观念;第二,要求患者填饮食日记包括进食内容、地点及情境,以了解饮食型态和暴食情形;第三,养成三正餐定时定量之习惯;第四,准备低热量的食物以取代高热量食物;最后可利用其它方法转移非进食时间想吃东西的欲望如运动、聊天等 10.监督患者按照心理医生的建议,按计划接受治疗 11.评估治疗效果和复发概率是否达到最小化标准如果评估不通过,则要考虑是否分析到位,以及怎样调整治疗方案等等当评估通过后,确认已经治愈,完成心理干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