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瘦十斤的我,该怎么过这个夏天

时间:2021/12/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江苏白癜风医院 http://m.360xh.com/202003/23/56277.html

编辑荐语不知何时开始,瘦即是美。身材焦虑这个词也占据了大众,尤其是年轻女性的心。这一理念如何兴起?媒体、同伴、家人等在其中如何作用?可能引发的健康风险是?华中师范大学心理中心撰文对此作了探讨。

这几年,

不知道看到过多少篇鼓励自己减肥的文章,

“一月不减肥二月徒伤悲”

“二月不减肥三月徒伤悲”

“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

......

然而直到一年过半、过完,

反正就是不减肥,就是徒伤悲,

无休止地以自律为理由,

将减肥一遍又一遍地喊成口号潮流。

看到明星综艺、网络红人都充斥着体型瘦长的漂亮女孩,再看看自己粗壮的腿,恨不得直接将脂肪甩下来。

不知不觉中,一部分的我们,开始讨厌起了自己的身体,看到镜子时总是感觉有些羞愧感,不停地责怪自己懒惰、不够自律,羡慕那些细长身材的小姐姐,似乎那才是美的标准。

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瘦就是美呢?为什么易胖就是堕落、懒散的代名词呢?笔者找到了这些答案。

ONE

为什么易胖?

易胖与我们是否自律并无太多关联。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人类拥有几万年的进化史,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多数时候我们的祖先都是处于一个食物危机的状态,气候变化、迁徙成本、野兽入侵、战争频发、旱灾涝灾等因素,都使得他们时刻在与饥饿作战。

所以那些能储存更多能量的人,也就是容易长脂肪的人更容易存活下来,因此现代人保留了“易胖体质”的基因,该基因甚至是我们生存的优质基因。

但后期的社会发展太快,人类几十年便迈入了一个不会饿肚子的发展状态,而进化的过程又是缓慢的,自然是无法适应这样的速度,所以易胖基因仍在我们体内正常工作着,身体力图将我们每天吃下去的食物最大程度地保存起来,而不是消耗出去。

所以,只要每天正常摄入食物,长肉是在所难免的,并不像一些女生谴责或是调侃自己说,长肉是因为自己是个“饭桶”。

TWO

“以瘦为美”理念为什么会流行?

其实,这样的理念流行也并不是没有依据。从前古代有不少朝代以丰满圆润为美,包括原始石器时代和古希腊、欧洲中世纪时期,因为那时只有富有人家才吃能得饱、吃得好,圆润则代表了其一定的社会财富和社会地位,便也能代表其健康程度。

而现代则刚好相反,社会地位较低者经常因没有闲暇时间烹饪营养健康的食物,只能吃加工过的油脂糖分超标食品,而社会地位较高者则更有时间和金钱条件获得优质的食物。

因此体型与社会地位背景的关联,使得人们开始追求瘦型美。

但该说法只能是当人们追求的是健康水平的瘦时更具解释力,而当今人们对“瘦”的狂热执着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

BMI一直是衡量体重健康水平的权威指标之一,由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计算得来。我国划定的BMI健康水平范围为18.5-23.9。

而根据我国发布的《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19岁的女性平均身高为1.m,平均体重为52.4kg,BMI值为20.。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身高1米6的女生如果体重是52公斤,却会被认为是偏胖。

根据BMI健康范围内的最低值来计算,最轻的体重则是47kg,即1米6的女生低于94斤就已经是“不健康瘦”了。但生活中追求这种“不健康瘦”的女生比比皆是。

同理,cm的女生体重最低限应是50kg,但体重过百在女性当中却是一个巨大打击。

有趣的是,这种现象在社会对男性的印象中却并不常见。

如上述所列举的数据,cm的男性体重为63kg就并不会被认为胖,而若用最低BMI计算出的最轻体重则是54.73kg,但这个仍在健康范围内的瘦(cm的男性体重54.7kg,即斤),则会被认为“太瘦了”。

以前的研究发现,身体BMI值更高的人,即拥有较胖体型的个体更容易对自己的体型不满,而现在的研究发现BMI值与体型满意度已经无关了。

也就是说,无论胖女孩还是瘦女孩,都希望自己再瘦一点。甚至在校园这种没有强调身份地位的地方,也有过半数的女性认为瘦更好看。

THREE

那么,若不是社会地位相关,

为什么社会就掀起一阵疯狂的瘦身热了呢?

1】媒体宣传因素——戈培尔效应

媒体的大力宣传,给女性的身材审美划定了标准。就像文章开头举例的那样,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生活文章,都在呈现一个“瘦即美”的观念,但凡包含了“美女”、“仙女”、“漂亮小姐姐”等字眼的媒体宣传,看到的必然是一个纤细身材的女子。

媒体如此宣传的意图我们暂且不讨论,但像这种简单粗暴的狂轰滥炸却是对“洗脑”非常有效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戈培尔效应,即大量地重复和强调,终会使得人们动摇原本的观念从而接受宣传所宣扬的观念。

此效应的命名,源于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的宣传和教育部长戈培尔,他利用不断的内容重复在纳粹身上展现出了强大的力量,其有句名言如此说:“无所谓是真理还是谎言,只要重复的次数够多,谎言也能变成真理。”

2】同伴因素——从众效应

当一个女孩身边都是在减肥、或想减肥的人时,她也很难对自己的身材拥有自信。

而最容易产生“自己不够瘦”想法的女性群体则正是年轻的学生群体,因为在青春期及成年初期,一方面女性集体活动的频率很高,经常能接触到外貌、体型等话题;另一方面,年轻人们都非常在意与同伴的关系,往往会为了与同伴保持步调一致而有意或无意地产生从众心理。

从众效应远比我们表面上看到的强大,不仅因为它会使得我们对不符合大众流的自己产生怀疑,而且更多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盲从。

而当今互联网的发达,更是放大了这种同伴从众效应,人们在或熟悉或陌生的社交圈,都能够看到一些晒减肥的人,显得他们的生活十分自律、积极向上。

个体不再是仅想要融入自己同伴的圈子,更是想融入“女性”这个“组织”,从而让自己去迎合社会对女性甚至是女性自己的价值观念。

而当她开始对这方面进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dssnz.com/jbzz/12350.html
------分隔线----------------------------